□晨報記者 李艷秋
  2006年,我從淘寶上一個黑龍江女孩開的店里買下第一件網購的物品:158元的羊毛大衣。那時還沒有天貓,沒有聚划算,也沒有“雙十一”,周圍很多人還都認為,從一個素未謀面的外地陌生人那裡買一樣只看到過照片以及文字描述的玩意兒、而且還要先付款後發貨,簡直是瘋了。
  2014年,我在網上買了家裡三分之一的裝修建材包括部分安裝服務,以及幾乎所有需要添置的傢具。這時,馬雲的草根代表們已經在納斯達克敲響了開市鐘,“雙十一”的交易量達到了570億元,買與賣竟然成為一種集體狂歡,快遞和物流業解決了越來越多人的就業,阿裡系越來越龐大,電商幾乎顛覆一切、炙手可熱。
  一個上海的消費者和一家遠在東北的品牌折扣店,只有互聯網才足夠扁平到把這兩端連接起來、只有互聯網才足夠高效便捷到支持從付款到收貨的所有技術環節。無論是對於剛開始吃螃蟹的我,還是對於周圍心存疑慮的旁觀者,這種扁平和高效迅速裹挾了所有人。當10歲的小朋友都開始在網上淘游戲點卡,當70歲的婆婆都學會用支付寶並網購了價廉物美的中老年服裝,當很多白領連柴米油鹽和生鮮水果都習慣於早上下單、下班收貨時,還有什麼能夠阻擋這股潮流?
  那些淘寶“培育”的最初一批網購族,他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模式迅速成長,進而產生新的市場需求:淘寶的買膩了,能不能去境外買些國內沒有的好貨呢?於是,從香港的SASA 網店,到美國的在線藥妝skinstore,再到英國能夠免費直郵全球的feelunique,甚至還有美國的平價百貨Target,鑒於它沒開通到中國的直郵,我不得不麻煩同事,讓她在美國的姨媽幫我收貨並“人肉”快遞到中國。
  海淘商機,淘寶是不會坐視它的流失的。今年“雙十一”,天貓國際上美國COSTCO的堅果已經被一搶而空。“黑色星期五”前,支付寶又已經對接四大百貨。那些想要海淘而苦於無法跨越語言、支付、收貨等技術壁壘的中國消費者們,將迎來一個能輕鬆把錢花到全球的時代:互聯網的扁平將解決所有技術問題。對於買家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對於實體店來說,則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享受這個屬於消費主義的時代吧,因為它可能稍縱即逝,也可能會令你很快厭倦。
  (原標題:買遍全球以後 還要怎麼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p66rphjl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